瑞尔科技股价持续低迷,市场为啥不买账
发布时间:2023-12-29
6月26日,瑞尔科技发布2024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其在该财年集团总收入达到17.46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达到1341.6万元,经调整EBITDA3.49亿元,同比实现32.9%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24财年是瑞尔科技近五年来业绩最好的一年,净利润终于实现扭亏为盈。
瑞尔科技表示营收增长主要是因为新冠疫情后业务恢复以及接诊人次增加。报告显示,瑞尔科技2024年财年的接诊人次为196.55万人次,同比增长28.1%。
6月27日开盘,瑞尔科技跌超2%。截至收盘,瑞尔科技报5.08元/股,跌1.55%。目前,瑞尔科技的市值为29.47亿港元,相较最高点已经跌去6成。
瑞尔科技成立于1999年,2022年在港交所上市,主要提供各类口腔医疗服务,包括普通牙科、正畸科和种植科等。其中,正畸科和种植科属于口腔服务领域的高附加值服务,价格远高于一般服务,但包括洗牙、软组织检查及筛查口腔疾病及其他潜在问题在内的普通牙科才是瑞尔科技的支柱业务。
2021至2024年财年,瑞尔科技的普通牙科的营收分别为8.28亿元、8.73亿元、7.9亿元、9.6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在54.7%、53.7%、53.6%、55.5%。正畸科和种植科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相差不多,但是相较而言,种植科的营收占比大体呈上升趋势,近四年分别占总营收的19.8%、21.7%、21.6%、20.5%。
总体而言,2024财年,瑞尔科技的三项主要业务均有所增长。其中,普通牙科服务收入为9.68亿元,涨幅达22.5%;正畸牙业务收入为3.82亿元,同比增长16.5%;种植牙业务的收入达到3.58亿元,同比增长12.5%。
值得注意的是,口腔领域近年来两次遭遇集采,矛头对准的就是正畸和种植牙两大高值耗材。2022年11月,陕西牵头的16省联盟正畸材料集采结果出炉,拟中选产品平均降幅43.23%,最高降幅88%。2023年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前者已经在2023年开始落地实施,后者今年4月才开始实施。
外界曾纷纷猜测集采将终结口腔行业的高毛利神话,但从瑞尔科技2024财年的表现来看,集采影响并不显著。2021至2024财年,瑞尔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24.05%、20.73%、16.77%、22.49%。
不过,若从口腔行业另一明星企业通策医疗的业绩来看,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2023年,通策医疗的毛利率首次跌破40%,达到38.53%,虽然营收同比仍有小幅增长,但是净利润同比下降8.72%。
此外,瑞尔科技旗下有“瑞尔齿科”与“瑞泰口腔”两大品牌,针对不同经济和区域背景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瑞尔齿科品牌走高端路线,专注于一线城市及新兴一线城市的富裕消费者,而瑞泰口腔品牌走中端路线,服务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客户。
两大品牌在营收方面,瑞泰口腔略胜一筹。2024财年,瑞尔齿科和瑞泰口腔的营收分别为7.85亿元、9.6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5%、55%。
在业务扩张方面,瑞尔科技采取的是连锁模式,结合外部并购与自建新设施。截至2024年3月31日,瑞尔科技共在中国15个城市经营123家门店,包括113家口腔诊所及10家医院。其中,已经实现盈利的门店达102家;运营超过6年的门店达81家,平均门店利润率约为30%。
瑞尔科技披露,截至2024年3月31日,瑞尔科技汇聚了972名全职牙医,其中超过48%的牙医持有硕士或更高学位。这些医生平均拥有11.1年的行业经验,并且许多医生拥有主治医师或医学科带头人的职称和资质。在瑞尔科技服务超过五年、十年及十五年的牙医分别占到了总数的40%、14%及6%。
事实上,口腔行业最核心的资产即牙科医生,而牙科医生资源稀缺,口腔机构只能出大价钱留住优秀人才,从而导致机构的人力成本过高,而成本控制不好就易导致公司亏损。瑞尔科技在招股书中就曾提到其常年亏损的主要原因即受员工福利开支(主要包括牙医及其他员工的工资、薪金及花红)增长的影响。2021至2024财年,瑞尔科技在雇员开支一项的支出分别为5.85亿元、6.71亿元、6.22亿元、7.25亿元,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的50.9%、52.1%、50.7%、53.6%。可以看出,瑞尔科技的雇员开支仍保持上升趋势。
另一民营口腔连锁机构通策医疗截至2023年共有84家医疗机构和2133名医生,在人力成本一项上也支出不少。2022年和2023年的人力成本分别为9.14亿元、9.74亿元,占总成本的比例也高达50%以上。